獲批五年多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簡稱“航空港區”)已成為河南的一張名片。
近日,航空港區三個總體城市設計方案向社會公布并征求意見。本次航空港區總體城市設計編制范圍共計361.2平方公里,并將空港核心區53.8平方公里作為規劃研究范圍。
航空港區未來產業如何布局,哪里會更加宜居?問題的答案很可能就蘊藏在這幾個方案中。
方案1 基于空鐵兩大樞紐 培育“一脊兩翼多組團”


該方案致力于將港區打造為“開放創新高地”“中原文明之窗”“宜居生態畫苑”。
方案基于空鐵兩大樞紐雙核圈層規律,培育“一脊兩翼多組團”的功能布局。其中,中部空港核心區打造“空港之脊”,重點發展臨空服務、高新制造、保稅物流等,高鐵站組團重點發展會議會展、跨境交易、高端消費,高鐵站組團以北打造商務花園區;北翼打造匯集航空及跨國企業區域總部的國際商務區,并依托馮莊公園打造國際文化交往區,東部打造生態住區;南翼以苑陵故城、園博園為中心發展文化休閑、設計創意等功能,雙鶴湖地區發展現代金融、總部經濟、管理咨詢等功能。
該方案打造“一環三軸,五廊滲透,九水繞城”的總體結構。方案亮點在于強調水在整個城市中的作用,組團要形成城水相鄰、內外相連的特色景觀,街區也要實現處處水景,打造四類特色化濱水空間,依托水系構筑覆蓋全域的綠地網絡。
方案2 以聯運網絡樞紐為核心 發展五條特色產業帶


方案認為,港區由“機場+高鐵+高速”組成的“鐵公機”聯運網絡樞紐,將成為中原區域最重要的賦能要素之一。
港區將作為樞紐與中原區域的“結合層”,在樞紐強大的輻射與虹吸過程中起到“導流渠”的作用。
在聯運網絡樞紐與周邊產業發展下,形成由機場和高鐵站向外放射延伸的五條特色產業優先發展帶。五條產業帶一端匯聚于樞紐,另一端分別延伸到商丘、鄭州、許昌、開封和周口方向。
同時,產業帶還串聯起港區水體、公園、文化遺址及商業服務設施等各類活力要素,構筑起貫通空鐵樞紐與周邊城市群的五條暢通“導流渠”。
該方案重視人性體驗,提倡合理步行、轉換便捷的街道與尺度適中的街區,并充分利用生態資源,打造一座綠意盎然、活力充沛的“生態城市”,為居民創造適宜生活和工作的高品質環境。
另外,方案還設計搭建高鐵站與空港之間的集城市公園、步行交通、大型公共設施等于一體的綜合體,建設國內首個“可步行到達的機場”。
方案3 多組團為花瓣、航空港核心區為花蕊 構建“花開中原”形象


該方案提出“花開中原·鶴舞絲路”的理念,其中“花開中原”是指以航空港區的多個組團為花瓣、航空港核心區為花蕊,構建“花開中原”的空間形象。
方案以綠廊劃分重點片區,形成北片區、東片區、南片區。北片區以綠廊、水系劃分為三大組團,分別為北區航空商務組團、北區航空交往組團、北區航空教育組團,主要功能為航空商務中心、對外交往中心、站前商業中心、航空科創中心。東片區分為東區綜合物流組團、東區產城融合組團、東區航空會展組團、東區電子產業組團,主要功能為會展商務中心、站前貿易、科創研發中心、東湖公園。南片區分為南區生產性組團、南區綜合服務組團、南區企業總部組團、區航空物流組團、區跨區共建組團,主要功能為綜合服務中心、生產配套、企業總部、跨區域合作中心。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王琦 鄭州航空港區管委會供圖
編輯:河南商報 韓坦道
來源:河南商報

作者:河南商報記者 王琦 鄭州航空港區管委會供圖
編輯:河南商報 韓坦道
來源: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