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首席記者 吳軍 實習生 冀藝星/文 劉娜/圖
麥肯錫研究顯示,積極投入科技創新的企業,其收入增長速度是行業平均水平的2.4倍。
7月31日下午,以“京東智匯科技?賦能助力企業”為主題的科技政策深度解讀與應用宣講會,在鄭州市鯤鵬軟件小鎮京東(鄭州)數字經濟產業園舉行。本次活動圍繞《河南省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實施方案》、《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為20多家企業進行詳細解讀,助力企業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拎包入住”式的服務,已吸引80家企業入駐京東鄭州基地】
活動伊始,與會者在主辦方的帶領下,首先參觀了京東(鄭州)數字經濟產業園(又名“京東鄭州基地”)的數字展廳。人工智能的智慧火花、區塊鏈的數據脈絡、數字人的靈動演繹,每一處展示都在訴說著數字未來的無限可能。

參觀結束后,京東鄭州基地創服運營負責人詳細講解了園區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規劃。
作為京東科技集團在中原科技城布局的重要戰略項目,京東(鄭州)數字經濟產業園自2023年11月正式開園以來,已發展成為區域數字經濟的核心引擎。
園區位于鄭東新區鯤鵬軟件小鎮核心區,總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設有五層辦公空間及配套展示中心,涵蓋電子商務、信息技術、云計算、物聯網、數字創意等八大重點領域。依托京東集團資源,園區為企業提供零成本入駐、京東生態對接、數字化工具扶持、電商全鏈路支持、產學研協同、跨境出海通道六大核心支持政策。

“我們不僅是空間提供者,更是資源連接器。”上述負責人稱,園區致力于為企業提供“拎包入住”式的創新服務生態,讓政策紅利真正轉化為企業發展動能,目前已入駐企業80家。
【如何創新如何拿到研發補貼,政策解讀為企業撥開眼前迷霧】
會上,京東鄭州基地創新服務中心科創導師圍繞企業創新發展需求,詳細解讀了相關科技政策。
關于創新主體培育體系,科創導師首先介紹了河南省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方案。該方案構建了“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創新龍頭企業”四級培育體系,明確到2026年培育300家創新龍頭企業、600家瞪羚企業、1.6萬家高新技術企業、新增2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其中,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注重創新能力指標,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則強調核心知識產權和研發投入強度。

在研發創新支持政策方面,科創導師就鄭州市政府辦公廳文件、河南省財政廳文件解讀稱,鄭州市對新獲批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研發平臺分別給予500萬元、100萬元、30萬元一次性補助;河南省對國家級平臺補助最高達500萬元(鄭洛新示范區內),并對考核優秀的平臺給予持續扶持,推動其成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載體。
在講到科技金融支持時,科創導師詳細解讀了河南省“科技貸”政策。該政策通過政府風險補償機制,對2000萬元以下企業貸款損失補償60%,無抵質押信用貸款統一適用60%補償比例,且貸款期限每增加1年補償比例提升5%(最高60%),讓輕裝上陣的科創企業不再為融資發愁。
在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政策講解時,科創導師稱,對于引進省外先進技術的企業,河南省政府將慷慨解囊,最高給予10%的后補助。此外,企業投入基礎研究超過2000萬元的,可獲得省級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冠名權。

政策落地需要載體支撐,企業創新需要生態賦能。本次政策宣講會不僅解構了創新政策的實施路徑,更彰顯了科技平臺在聚合要素資源、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中的關鍵作用。隨著河南省“沿黃科創帶”戰略推進,政企協同正加速驅動“河南制造”向“河南智造”躍升。
麥肯錫研究顯示,積極投入科技創新的企業,其收入增長速度是行業平均水平的2.4倍。
7月31日下午,以“京東智匯科技?賦能助力企業”為主題的科技政策深度解讀與應用宣講會,在鄭州市鯤鵬軟件小鎮京東(鄭州)數字經濟產業園舉行。本次活動圍繞《河南省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實施方案》、《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為20多家企業進行詳細解讀,助力企業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拎包入住”式的服務,已吸引80家企業入駐京東鄭州基地】
活動伊始,與會者在主辦方的帶領下,首先參觀了京東(鄭州)數字經濟產業園(又名“京東鄭州基地”)的數字展廳。人工智能的智慧火花、區塊鏈的數據脈絡、數字人的靈動演繹,每一處展示都在訴說著數字未來的無限可能。

參觀結束后,京東鄭州基地創服運營負責人詳細講解了園區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規劃。
作為京東科技集團在中原科技城布局的重要戰略項目,京東(鄭州)數字經濟產業園自2023年11月正式開園以來,已發展成為區域數字經濟的核心引擎。
園區位于鄭東新區鯤鵬軟件小鎮核心區,總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設有五層辦公空間及配套展示中心,涵蓋電子商務、信息技術、云計算、物聯網、數字創意等八大重點領域。依托京東集團資源,園區為企業提供零成本入駐、京東生態對接、數字化工具扶持、電商全鏈路支持、產學研協同、跨境出海通道六大核心支持政策。

“我們不僅是空間提供者,更是資源連接器。”上述負責人稱,園區致力于為企業提供“拎包入住”式的創新服務生態,讓政策紅利真正轉化為企業發展動能,目前已入駐企業80家。
【如何創新如何拿到研發補貼,政策解讀為企業撥開眼前迷霧】
會上,京東鄭州基地創新服務中心科創導師圍繞企業創新發展需求,詳細解讀了相關科技政策。
關于創新主體培育體系,科創導師首先介紹了河南省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方案。該方案構建了“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創新龍頭企業”四級培育體系,明確到2026年培育300家創新龍頭企業、600家瞪羚企業、1.6萬家高新技術企業、新增2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其中,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注重創新能力指標,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則強調核心知識產權和研發投入強度。

在研發創新支持政策方面,科創導師就鄭州市政府辦公廳文件、河南省財政廳文件解讀稱,鄭州市對新獲批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研發平臺分別給予500萬元、100萬元、30萬元一次性補助;河南省對國家級平臺補助最高達500萬元(鄭洛新示范區內),并對考核優秀的平臺給予持續扶持,推動其成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載體。
在講到科技金融支持時,科創導師詳細解讀了河南省“科技貸”政策。該政策通過政府風險補償機制,對2000萬元以下企業貸款損失補償60%,無抵質押信用貸款統一適用60%補償比例,且貸款期限每增加1年補償比例提升5%(最高60%),讓輕裝上陣的科創企業不再為融資發愁。
在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政策講解時,科創導師稱,對于引進省外先進技術的企業,河南省政府將慷慨解囊,最高給予10%的后補助。此外,企業投入基礎研究超過2000萬元的,可獲得省級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冠名權。

政策落地需要載體支撐,企業創新需要生態賦能。本次政策宣講會不僅解構了創新政策的實施路徑,更彰顯了科技平臺在聚合要素資源、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中的關鍵作用。隨著河南省“沿黃科創帶”戰略推進,政企協同正加速驅動“河南制造”向“河南智造”躍升。